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奋斗者⑤ | 湖北中医药大学向楠教授:衷中参西 守正创新 坚定不移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09   浏览:

“你在黑白之间,为我们描绘一道道彩虹;当铃声把你匆匆拽进教室,we focus your smiling face……”在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音乐广播节目联合推出的教师节系列报道《最美的你》中,一段动听的旋律唤起了许多湖北中医药大学学子的求学记忆。这首由向楠教授作曲,学校1991级中医学校友倪谦作词的歌曲《We still remember》,记录了师生在《中医内科学》课堂上一一惜别的动人场景,也是向楠教授38年来默默耕耘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经历缩影。


1984年从学校毕业到附属湖北省中医院参加工作以来,向楠教授专注应用病证结合思维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性疾病,调节亚健康状态,致力推动中医药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15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曾入选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评湖北中医名师。


“湖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浓厚,是神农尝百草的起源之地、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医药精华,广纳现代科技新知,在新医科理念的指导下,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学校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2022年教职工荣休会上,向楠教授分享了工作38年来遇到的良师和成为一名“大先生”的经历,深情承诺将“一如既往开展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瞄准国家和校院需求,在继续教育战线上做出新贡献”。



01与良师同行 与中医结缘


向楠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南建筑设计院工程师,母亲则是一名教师。向楠4岁时,父亲在外地出差时因急性胰腺炎抢救无效离世,母亲一人担起了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母亲的坚强乐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向楠善良、自律、独立的个性。1979年的初秋,18岁的向楠抱着用所学治病救人的朴素愿望,走进了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大门,开启了她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初入校园学习中医,向楠便遇到了挑战。抽象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让她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人也日渐消沉。这一幕,让时任1979级中医专业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王华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华教授默默观察,得知向楠爱好音乐舞蹈,便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慢慢培养她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王老师用如同兄长般的耐心和温暖,改变了我的一生,也让我开始尝试接纳中医,并逐渐爱上了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向楠感慨地说。


            湖北中医药大学1979级中医学专业校友毕业40年纪念合影


本科毕业后,向楠留在附属湖北省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先后在医院急诊、内科等科室工作,并跟随时任内科主任黄致知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黄致知教授精通中西医,业务水平精湛。向楠回忆,科室曾接收一名咳嗽患者,按常规处理方法,用了化痰、消炎药,却丝毫不见好转。“黄老师后来查房时,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并和患者闲聊许久,判断他的咳嗽和情绪有关,属于‘肝咳’,建议我用疏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半信半疑之下,向楠照此为患者开了三剂药。患者服用两剂后,症状明显好转,这也让向楠顿悟,“辨证”思维才是中医的主要内核和精髓所在。只要辨证准确,自然会有疗效。


为进一步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更好指导临床,博士期间,向楠跟随张六通教授学习,结合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建立起了成熟的中医思维。“张老师对待学生‘慈中有严,教而有方’。他常说,博士生的‘博’是要全面,不仅要水平高超,还要态度严谨。”向楠回忆,张六通教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时,不仅要求理论运用准确、表达清晰、逻辑连贯,格式、标点也要准确无误;引用观点时必须读完全文、深谙其道,不可断章取义。


2002年,向楠作为名老中医经验继承者和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跟随陈如泉教授进行了为期3年的学习,学术研究方向也逐渐从中医急诊转为内分泌,并延续至今。陈如泉教授治学严谨,对待临床各类疗法开放包容,主张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让向楠印象深刻的是,陈如泉教授作为大专家,却爱开“小处方”,慎用名贵药材。每次开方,他都会在病历上工整地写下每一味药的名字,一是让学生看得明白,二是让患者心里清楚。这种以病人为本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向楠。


中医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一直保持着“师带徒”的优良传统。回忆起学习工作期间的种种,向楠仍感怀自己有幸遇到良师指导帮助,才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好老师,并逐渐形成了病证结合、衷中参西的临床思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专业道路。这些中医药大师、名师身上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滋养着她、鼓励着她成长为一名“大先生”。


02倾注感情和心血 让临床科研有生命力


“我常常跟学生说,要做一名好医生,以病人为本、精研医术。同时也要全面发展自己,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都要参与。”向楠还记得,参加工作后不久,一次急诊夜班遇到了一个腹痛患者,主诉明显腹痛,并伴有压痛反跳痛,初步诊断为急腹症后准备转到外科急诊。因触诊时观察到患者腹部柔软,向楠心中存疑,决定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下壁心梗,最终通过紧急对症治疗转危为安,向楠也因应急处理出色被任命为急诊科小组组长。这次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背后的严肃和神圣。多一份细心,患者便多了一分生存希望。自此,她更加努力和认真。


        向楠教授在临床工作中

“临床实践是科研灵感的来源,idea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源于工作生活的实践。”硕士研究生期间,向楠在医院中医急诊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导师黄致知教授用中药给乙脑患者灌胃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启发了向楠以此切入,重点研究中医药治疗热病急症,最终助力研究所研发出了治疗外感高热的中成药“热必宁”,并成功推广上市。博士研究生期间,向楠基于在研究所脑病区工作的临床经验,探索提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并结合临床辨证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自拟方被制成院内制剂“奇智胶囊”,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该成果经武汉市科技局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益气活血化痰”也成为了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方法之一。

 

                        向楠教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验

“如何让中医药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药疗效能否形成世界公认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向楠与团队聚焦中医药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提出“临床诊疗标准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标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组织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计划《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共性技术及数据管理规范的研究》,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技术标准分类研究》,出版《中医证候信息学》《中药临床药理学》等,积极参与编写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被批准为国家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她还专注于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积极探索方证量效关系,首次将“补肾化痰”治则应用于血管性痴呆、骨质疏松症、单纯性肥胖等,主持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等资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与团队将“宏观辨证+微观辨病”的病证结合思维用于新冠肺炎诊治。团队跟随仝小林院士探索提出基于病证结合探索并构建社区防控的“武昌模式”,为中医药抗疫提供了有益思路。


从临床上找课题,在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探讨疗效机制……向楠说,无论是从事临床还是科研工作,只有对病人、对项目倾注了感情和心血,才会有所收获,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至今,向楠仍然坚持一周至少上3次门诊,年接诊量达到15000人/次。她说:“看到病人我才安心,才感觉我依然在一线服务大众。无论走多远,都没有偏离我初定的轨道。”



03“向之家”大家长 传递温暖与爱


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中医药人的接力传承。在良师指导下成长成才的经历,让向楠对如何带教学生、管理团队有着更深的感悟。


“学生是来学习的,如果什么都会,什么错误都不犯,那就不需要老师了。”在学生眼里,向楠不似严厉的师长,而是一位宽和的长辈。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团队为“向之家”。每当学生有想法、有需求,作为“大家长”的向楠都尽力创造条件去满足。团队2013级博士研究生、针灸骨伤学院青年教师周广文回忆,自己初次接触骨代谢课题时不知如何入手,向楠专门帮她联系华中科技大学沈霖教授团队,深入学习骨质疏松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团队指导下,周广文深耕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研究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除了给予同学们专业上的指导,向楠更以身作则培养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个性。202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张丽华回忆,一次门诊时,向楠突发头晕、心慌,但她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简单服药后又接着看病;病人有需求和疑惑,她总是耐心倾听和开导,上午的门诊常常忙到中午一点多才结束。2018级中医教改班学生陈一飞记得,向老师唯一一次对他发脾气,是因为他抄错了病人的药方。“医生看病不只是职业、更不是‘例行公事’,而是要用心、用情、用专业态度帮患者解除病痛。”这句话,让陈一飞铭记至今。

                          向楠教授临床带教学生

2000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向楠深入探索中医药临床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主持“十二五”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和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承担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项目,培养了一批面向基层的中医药(中西结合)卓越医师。2019年,湖北中医名师向楠传承工作室成立,向楠带领团队,围绕内分泌与代谢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两大主题,形成了十一个研究方向。她常说,带队伍就像开“良方”,只有“君臣佐使”配合好,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团队才能顺利运行。目前,团队每个方向都有一名传承负责人。传承负责人既是每个方向的“君”药,负责具体方向研究工作,又是整个工作室大团队的“臣”药,能够与其他成员紧密合作。

                     湖北中医名师向楠工作室成立挂牌现场

如今,团队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大家每年暑假坚持自发组织湖北中医名师向楠教授学术思想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临床经验研讨班,汇聚起传承中医精神的青年力量。


“楚天园丁,最美的人!祝贺向老师”“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9月,向楠入选湖北省第四届“楚天园丁奖”的消息传来。“向之家”微信群里,同学们的祝福刷屏。“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学生们把我当母亲,我也把他们当成我的孩子。你爱孩子,才会爱教育,爱这些学生!”向楠动情地说。



奋斗者自诉:

                                                                             向楠:追求卓越,则成功自来


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幸得众多名师指导,我逐渐形成了病证结合、衷中参西的临床思维,组建了一支“老中青”三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教研团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顾近四十年来的职业生涯,临床、教学、科研、管理贯穿其中、紧密相连。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踏实做事、低调为人,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看好每一位病人,带好每一名学生。


还记得我攻读博士学位后不久,医院领导找到我,希望我参与医院科研处工作。尽管医院科研工作起步较早,但囿于种种原因,发展比较困难,这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的想法很简单,别人没有精力争取的东西,我就多花些时间和功夫。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博士半年课程结束后,我便回到了医院的科研处牵头工作,同时任临床药理基地办公室主任。这一干,就是整整十二年。


十二年来,医院科研课题节节攀升,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也带动了临床发展,为医院赢得了更多机遇。2008年,在全院上下的努力下,医院被确定为全国十六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直到那一刻,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我告诉自己:我没有辜负所有人对我的信任,没有辜负自己没日没夜的付出。这一路走的并不容易,但我从未后悔。因为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是最幸福的!


2010年,我进入学校教务处工作,这是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我有时间思考、有空间沉淀。来校后,我助力学校成立了中西医结合院系,并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学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毛树松教授的指导下,我编写了《中医证候信息学》一书,经历七年反复修改商榷,终于在2018年出版。这本书对整个团队而言意义重大,标志着我们在方法学领域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大数据时代,我们希望借助数据化平台采集信息,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实现对中医的客观、量化评价。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仅仅走到如今这一步,我们就用了十余年。接下来,团队还会继续深耕这一领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人生是用来实现价值的。在我看来,这个价值并不是一纸证书、一封表扬信,而是你心里一直坚信和期盼的事。于我而言,为医,是要治好患者疾病;为研,是确保课题方向正确,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为教,是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就像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那句经典台词:追求卓越,则成功自来。

                           (向楠教授口述 整理:陈依)